颚式粉碎机工作原理深度解析:从动颚运动到物料破碎
更新时间:2025-10-15
浏览次数:[36]
颚式粉碎机通过动颚的周期性摆动与定颚形成挤压-剪切复合作用,实现物料的渐进式破碎,其核心机制可分解为运动传递、物料受力和破碎过程三个阶段。
一、动颚运动机制
动颚的运动由偏心轴驱动。电机通过皮带轮带动偏心轴旋转,偏心轴的偏心距使连杆(推力板)产生往复摆动。动颚通过肘板与连杆连接,形成四杆机构。在偏心轴旋转一周的过程中,动颚完成“靠近-远离”定颚的周期性运动:当偏心轴旋转至上半周时,动颚向定颚靠近,压缩破碎腔;下半周时,动颚后退,释放已破碎物料。动颚的运动轨迹呈弧形,上部摆动幅度大于下部,形成上大下小的梯形破碎腔,符合物料自上而下逐级破碎的需求。
二、物料受力分析
物料在破碎腔内经历三阶段受力:
挤压阶段:动颚靠近定颚时,物料被压缩在两颚板之间,承受垂直于颚板面的正压力,导致颗粒内部产生裂纹。
剪切阶段:颚板齿面设计为交错排列的棱形结构,动颚摆动时对物料施加平行于齿面的剪切力,使裂纹扩展并断裂。
弯曲阶段:大块物料在破碎腔上部受挤压后,下部因动颚摆动幅度减小而受弯矩作用,进一步破碎。
三、破碎过程实现
物料从进料口落入破碎腔后,首先在动颚上部被初步挤压,形成细小裂纹;随着动颚摆动,物料向下移动,在破碎腔中部经历反复挤压-剪切,裂纹扩展至颗粒分离;最终在排料口处,符合粒度要求的物料通过颚板间隙排出,未达标的颗粒则继续被破碎。该过程通过调整颚板间隙(排料口尺寸)控制出料粒度,实现从粗碎到中碎的灵活调节。
- 上一篇:没有了
- 下一篇:防爆色谱仪:危险环境下精准分析的安全卫士